近日,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明确将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与此同时,“第二届广东省中青年舞蹈编导创作扶持计划与成果展演”在广州大学举行,多个创作扶持项目全新登台,展现了岭南舞蹈的新风采。
广东省中青年舞蹈编导创作扶持计划,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舞蹈家协会联合打造,正是健全文艺创作扶持机制的一个积极探索。该计划为具有潜质的创作项目提供方向引导、专家建议、资金支持等,鼓励青年编导们在题材摸索、艺术实验、精益求精创作上下功夫,出精品。
在该计划的推动与扶持之下,涌现出《窑望》《玉舞人》《逆行者之歌》等一批题材多元、风格各异的佳作。记者采访了三个作品的编导与演员,了解广东新生代舞蹈原创力量崛起背后的故事,展现对岭南非遗、文博、民俗等传统文化挖掘转换的创作趋势。
温柔的灯光打在舞台上,薄雾轻笼。一群将黑发高高束起的舞者身着白色汉服,随着韵律轻盈地旋转、停顿、“翘袖折腰”,重现两千多年前南越王宫中的惊鸿一舞。现场观众忍不住感叹:南越王博物院的代言人——“圆雕长袖玉舞人”苏醒了!
来自南方歌舞团的解欢,将掌声雷动的一幕深深定格在脑海中。作为舞蹈《玉舞人》的编导,经常流连于博物馆以寻找创作灵感的她,仍然记得多年前初遇“圆雕长袖玉舞人”时怦然心动的情形:“这件玉器让我叹为观止,古拙灵动的舞姿和恬淡迷人的表情集于一身,可舞性很强,我们想赋予”玉舞人“这个文化符号更多的生机,于是立刻把文物信息储存在手机备忘录里。”在她看来,展示在玻璃柜中的玉舞人,应在当代艺术舞台上起舞,以此彰显古代岭南文化的特质。
从躺在手机里的词条,到备战广东省第七届岭南舞蹈大赛,再到在第二届广东省中青年舞蹈编导创作扶持计划与成果展演中绽放光芒,《玉舞人》的创排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反复的打磨与调整。
这是解欢首次尝试文博题材舞蹈的创排。在创排之前,她查阅了大量南越王墓的文物资料,外省出土的汉代玉舞人图片也曾一一细览。她告诉记者,“圆雕长袖玉舞人”所展示的“翘袖折腰”动作,正是汉代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姿。为使这一特色在舞蹈中尽情释放,光是设计动作,解欢便用了整整一个月:“许多汉唐舞沿袭戏曲风格,‘水袖直抛’动作居多,我想有所突破,便设计了短袖子,尝试用手腕力量带动袖子运动。琢磨了许久,我终于找到了令人满意的运动轨迹和弧度。”
贯穿全舞的“翘袖”动作,无疑是《玉舞人》的最大亮点。可在排练之初,它竟成为舞蹈演员所面临的难题。“群舞要求整齐划一,袖子怎么甩,力度要如何,在哪一处定格,都需要所有演员齐心协力的精确度量。”《玉舞人》舞蹈演员邢微说。
舞蹈演员刘芷君说:“编导一点一点地帮我们调整动作,连手指的角度都不放过,等练到差不多了才开始套上袖子。我们后来都形成了肌肉记忆,这个动作才算是‘信手拈来’。”
在一举摘得第七届岭南舞蹈大赛银奖后,《玉舞人》得到了更多的演出机会。面对不同的舞台,解欢与演员进行了多次细微调整,直至她们迎来了第二届广东省中青年舞蹈编导创作扶持计划的启动。
“在创作扶持计划中,许多专家向我们提出了更多的修改建议,于是在第二次创排中,我们对舞蹈动作、舞台视觉设计与音乐进行了新的调整。”解欢介绍,在新版《玉舞人》中,舞台上增加了四个小平台,“演员们在上面缓缓旋转,模拟出人们在南越王博物院观赏‘圆雕长袖玉舞人’文物时,在展柜前360°环绕一周的场景。”
“我们的父母当晚都看了成果展演的直播,他们都夸新版的《玉舞人》更好看,还说我们把博物馆里的‘小小人’演活了!”舞蹈演员谢雨兴奋地说。
舞台灯光暗下,一抹象征希望的红绸在黑暗中缓缓升起。伴随着清脆高亢的唢呐声,舞者们以红绸包裹英歌槌,身体跟随节奏用力地摇摆、跳动。向上、向上、再向上……一股强大的生命力从舞台生长,深深地感染着台下的观众。
这是作品《逆行者之歌》最“燃”的一个片段。作品取材于潮州市潮安区革命女先驱庄淑珍的人生故事。她在花季年龄投身革命,在酷刑施压下仍坚守底线,最终惨遭敌人杀害,不幸牺牲。这个片段讲述的,正是庄淑珍牺牲后,人民群众受她的事迹感染,被唤醒了革命意识,联起手来奋起抗争的一幕。
作品创作于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的节点。“从一开始就向着讲党史、讴歌党的这个方向去挖掘创作题材。”作品编导、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舞蹈教育系主任姜莹说。当了解到庄淑珍的故事时,编创团队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挖掘、有丰富表现力的题材。
庄淑珍生活在广东潮汕地区,这里的人民有着与生俱来的英勇无畏气质。而孕育其中的独有民间舞蹈——英歌舞,以表现《水浒传》108位英雄好汉为题材,舞姿亦是英勇豪迈。“以英歌舞来讲述潮汕红色故事,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文化内涵,我们认为都是顺理成章、一脉相承的。”姜莹说。
姜莹告诉记者,自2005年第一届岭南舞蹈大赛以来,自己作为高校教师就将目光更多投入到了岭南民间舞蹈的挖掘中。“这是一片富矿。”多年前,她曾深入广东各地采风一个月,其中走访了潮阳英歌队、普宁英歌队。刚劲纯朴的英歌舞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她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编创团队将英歌元素贯穿全作。“民众革命意志的觉醒,就是在拿起英歌槌的那一刻表现出来的。”姜莹要求学生们,每一次击槌,都要由内而外传递一种内在力量。随着剧情推进,更多民众投身革命,舞蹈段落也从小分队到大群舞。英歌槌的敲击伴随身体有力的摇摆,将舞台情绪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表演的学生有不少来自潮汕地区。他们从小看着“打英歌”长大,却没有正儿八经在舞台上跳过。这次有机会融合创作家乡的民间舞蹈,激起了他们浓烈的学习兴致。“最难的是体力上的突破。”今年大三的陈晓娜是汕头人,她在作品中饰演庄淑珍。初跳英歌,她才发现,看似最简单的槌花,实则最难。
“平时看民间艺人跳英歌很舒展,原来节奏一旦把握不对,英歌槌都是很容易击打到身体而让自己受伤。”此外,英歌舞还有一些武术动作,需要瞬间的爆发力,这对同学们的力量感提出了更高要求。每次排练,同学们都笑言“要出几斤汗”。通过一段时间精神和肉体的辛苦“较量”,才能在舞台上稳稳当当地发挥。
古老的英歌在青年学生的演绎下,在舞台焕发新的活力。更让陈晓娜感到自豪的是,英歌从今年春节开始“火出圈”,热度一直不减。“我还关注到有英歌与街舞融合的作品,古老的英歌文化也能搞出‘新意思’。”陈晓娜还希望,自己未来能参与更多与英歌有关的融合创作,向更多观众传递来自家乡的岭南舞蹈魅力。
舞台上,19位打赤膊的少年目光虔诚,执着于手上制陶的动作:反泥、拉坯、注浆、修坯、上釉、煅烧……一抹红色的光,是龙窑里500年不灭的火焰,也是陶艺匠人对艺术燃烧的热切期望。
这是舞蹈作品《窑望》的其中一幕。这部作品取材于石湾非遗文化——陶艺的创作过程,深深地打动着该舞编导、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系主任王志刚。
早在2018年,当他第一次到佛山南风古灶旅游时,便惊叹于石湾陶艺至今仍保留柴烧龙窑。“从明朝开始,500多年了,南风古灶的两条老龙窑内的炉火就没有断过。”
“怎样用舞蹈表现陶工的工匠精神呢?”王志刚遇到了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三次前往南风古灶采风,还专门拜访了石湾陶艺艺术家曾力、曾鹏兄弟。他惊喜地发现:用柴烧龙窑烧制出来的陶艺作品保留纯手工的痕迹,带着粗粝的美。
观赏陶艺作品时,一个灵感击中了他!“我要编一支男子群舞,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凸显刚劲有力,朴素粗犷,尽可能地靠近石湾陶艺的品质。”王志刚告诉记者,不光是动作设计,他在服装设计上也颇为用心。“演员身上背着的红绳的颜色,取用了最难烧制的红釉颜色,代表了对高品质石湾陶艺艺术品的追求。”他说。
2020年7月,这支舞蹈作品进入创排阶段。为了赶赴当年大学生艺术展演,原班主演团队的19名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生在暑假加紧排练。“肢体是很容易达到要求的,但是心理状态不对。”对此,王志刚始终不太满意:“厚重力不够,很难满足工匠的人物心理表达。”
王志刚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将学生通通拉到了南风古灶,邀请他们穿行在南风古灶的胡同巷陌,参观500年前留下的古窑,在曾鹏的工作室亲手触碰陶泥的温润质感。在亲眼见证这门从火光里诞生的艺术后,学生的想象力也仿佛添了柴火,越烧越旺。
在参加完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后,王志刚又对作品进行了多次修改。2021年9月,这支由王志刚和另外两位编导梁捷、佟树声共同打磨成的男子群舞《窑望》,从197个原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广东省第七届岭南舞蹈大赛院校专业组表演金奖、创作银奖、作品银奖,并入选第二届广东省中青年舞蹈编导创作扶持计划。
王志刚精心斟酌了作品的名字,从第一版的《陶醉》改为了《窑望》。“《陶醉》更个人化,而我希望表达的‘遥望’是匠人对更高艺术品的一种期待。”王志刚解释道。